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了,會議多次強調房地產行業的重要性,并對房地產供需兩端均給出明確政策方向,“穩”是2023年行業主基調,預計行業政策將圍繞“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”、“防范化解房地產風險”展開,支持性政策將繼續發力。
房地產再成“支柱產業”
房地產重新被中央定調為“支柱行業”,上一次被稱為支柱行業還是2003年,20年之后又被看作支柱行業。一般而言,一個產業占經濟5%以上,即可視為支柱產業。
根據中國統計年鑒,2021年房地產業占全國GDP比重為6.8%,建筑業占比7%,廣義的房地產占GDP比重近14%。此外,土地出讓收入和房地產相關的稅收占地方綜合財力的近一半,房地產貸款加上以房地產作為抵押品的貸款占全部貸款余額的近40%,房產占城鎮居民家庭資產的近6成。
保交樓成重中之重
2022年,“保交樓、保民生、保穩定”(“三?!惫ぷ鳎┎粌H成為政策、監管的首要目標,更是房企的第一要務??梢钥隙ǖ氖?,2023年“三?!惫ぷ魅詫⑹歉鞣降暮诵年P注點與恢復信心的首要驅動力。
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,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,要從戰略全局出發,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、提振發展信心入手做好工作。其中就包括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,扎實做好保交樓、保民生、保穩定各項工作。
蝸牛說:2023年將是“保交樓”的關鍵節點,昆明的爛尾樓可以說是名列前茅,今年又有200多個"爛尾樓"被盤活,但是"爛尾樓"盤活與保障“保交樓”是兩回事,到底要怎么保障“保交樓”的平穩落地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中央多次強調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
2022年,房地產市場處于深度調整階段,中央多次強調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需求端政策優化貫穿全年。政策措施主要圍繞降成本、降門檻、提效率等方面展開,并從因城施策到全國性普惠政策不斷升級。
過去的三年,昆明市場表現較弱,短期內購房者多持有觀望態度,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可拉動改善型需求,剛性需求是托底市場的力量,改善性需求才是拉動市場的力量,不過政策的落地效果還要看具體的實施細則以及執行力度。
堅持“房住不炒”基調
2022年中央多次強調房地產政策堅持“房住不炒”基調,同樣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仍有“房住不炒”的表述,但相關提法位置有所后移。
今年以來,面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整下行,一些前期盲目擴張的房企資金鏈比較緊張,部分地方出現房屋交付困難的問題。研究院表示,過去幾年,盡管房地產行業經歷了震蕩起伏,中央支持各地因城施策優化樓市調控政策,“房住不炒”始終是政策底線。二十大報告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再提“房住不炒”,也意味著“房住不炒”是我國長期堅持的房地產行業定位。
2023年,是全新的一年,站在新舊交替之際,回望2022,展望2023。
雖然政策利好接連釋放,但短期政策傳導至市場端尚需時間。
整體而言,2023年樓市力求平穩發展,但仍然撲朔迷離。